其实谁也不知道李剑英为什么要迫降
许斌
李剑英被塑造成惊天动地的英雄,说他为了避免飞机坠入村庄,放弃跳伞选择了迫降,最终机毁人亡。(《郑州晚报》)
推测并非没有道理,然而,这终究只是推测而已,它绝对不等于真实。
短短17秒,从李剑英驾机撞鸟到机毁人亡仅仅17秒,这电光石火的17秒间,李剑英究竟怎样思想,他为什么会做出迫降的选择,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。而新闻中居然使用了他意识到,他开始想做出怎样的选择,什么影响和改变了他最初的选择这样特别具体的描述,不能不说,相当不严谨。李剑英究竟怎样想,外人根本无法知道,凭什么认定李剑伟一定是这样想的呢?或者要怎样想才够得上英雄的标准,所以他一定要这样想吗?
这个时代渴望英雄,英雄伟岸的身影是我们永远的籍慰。
然而,这不等于说,一定要故意塑造英雄。
我不敢说新闻报道有水份,然而有兴趣的人不妨在任何一个部门、单位寻找所谓先进事迹汇报材料,一定会发现全部采用了与报道一样的格式,选用的人物也一定具有同样的语言、思想。任何一个有过文案工作经验的人,能在很短时间内泡制出同样的材料。
李剑英可能真是为了避免村庄被伤害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他选择了迫降。只是可能而已。
不知道,如果李剑英并非为了避免村庄受伤害选择迫降的话,本件事,是否会被算做重大事故。
现在,一切都结束了,既然有关方面、人员一致认定李剑英就是为了避免伤害村庄选择迫降,那么,李剑英就一定这样想了,他不这样想也得这样想。
一个英雄形象塑造出来了,一切一切,都被掩盖在了英雄的形象中。
其实在很多地方,一旦发生了重大事故,宣传上往往就会特别突出抢救过程中的英雄,仿佛突出英雄远远比追查事故原因更重要。
姜昆以前说相声,不也说,当老虎扑过来的时候,掉入虎圈的青年首先想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么。
我这样想肯定是很不堪,还是相信报道吧,报道者就是知道,李剑英一定是这样想的,一定是为了避免伤害村庄才选择了迫降。
毕竟,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